"导航显示这条路能到草原,咋开进去五分钟就有人拦车要钱?"上海游客李女士握着方向盘的手直发抖。眼前穿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敲着车窗玻璃,张嘴就是三百块过路费,那架势活像古装剧里喊"此树是我栽"的山大王。
这事儿发生在甘肃张掖的208县道上。原本是条正经的公共道路,现在愣是被马蹄寺景区圈成了"私人收费站"。有游客想抄近道去肃南县城,收费!老乡要回马蹄乡走亲戚,收费!就连送快递的三轮车路过,照样得掏钱。当地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叼着烟直摇头:"金塔寺门票卖三百嫌不够,现在连马路都明码标价了,这不是把游客当冤大头嘛!"
仔细琢磨更气人。金塔寺确实金贵,里头的北凉彩塑飞天比莫高窟还早百来年,矿物颜料历经千年都不褪色。可景区保护文物的法子实在离谱——不在景点门口查预约,偏在两公里外的县道上设卡。好比去邻居家串门,刚出电梯就被物业拦住要卫生费,这不是耍流氓是什么?有游客气得当场打电话投诉,穿红马甲的居然理直气壮:"这段路归景区管!"
更绝的是收费名目。三百块钱既不是门票也不是停车费,票据上印着"观光车费"。可人家明明开的是自家轿车,哪来的观光车?知情人士透露,这钱压根没进财政账户,纯属景区自创的"买路财"。就像菜市场收摊位费的大妈突然对过路人伸手:"闻着香味了?交钱!"
当地不是没人管。上个月就有文件要求整改,可景区玩起了文字游戏——把拦路点往后挪了五百米,照收不误。游客张先生举着手机录像理论:"《公路法》白纸黑字写着收费公路得国务院批准,你们这红头文件比国家法律还大?"工作人员扭头就往岗亭里躲,那心虚样儿活像被戳破的河豚。
要说金塔寺也冤。本是藏在深山里的文化瑰宝,现在被搞成"土匪山寨"的代名词。预约制本来挺好,每天限流200人既能保护文物又能提升体验。偏有人动歪脑筋,把惠民政策变成宰客工具。就像农家乐非要收"空气清新费",好好的金饭碗愣是摔成了讨饭盆。
游客们也不是好糊弄的。现在网上流传着"反宰客三件套":行车记录仪全程开,12345热线随时拨,投诉视频带定位发。有小伙儿被拦时直接打开直播,镜头对着工作人员:"老铁们看看啊,这段县道铺的是金砖还是镶的翡翠?"吓得对方赶紧抬杆放行。这年头谁还不知道,热搜比红头文件还好使。
深扒背后的门道更让人啼笑皆非。景区嘴上说着"加强管理",实际把县道当提款机。真要控制人流,该学学故宫搞分时段预约,或者像布达拉宫限流参观。现在可好,管理变成"管你合不合理,留下买路钱",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全用在创收上了。难怪网友吐槽:"敦煌壁画看艺术,张掖公路看心术。"
这事儿最扎心的是寒了游客的心。大老远跑来西北想看"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甘州当江南",结果先见识了"不见草原先见收费站"。有对老夫妻交钱后念叨:"当年知青下乡走这路都不要钱,现在倒发展出收费站了。"旁边年轻人苦笑:"您那会儿还没发明景区经济呢!"
眼下虽然投诉电话打爆了,可过往车辆照样排着队交钱。就像赶集的驴车明知前面有坑,架不住这是唯一的路。倒是短视频平台热闹得很,最新爆款是司机们拍的"三百元风景线"——镜头扫过光秃秃的柏油路,配音唱着"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过路先扫码支付..."弹幕里飘过一片"甘肃文旅连夜扛着高铁跑路"。
文物保护需要钱不假,但吃相不能太难看。隔壁山西悬空寺也在悬崖上,人家收的是登临费不是"看山费";云南虎跳峡徒步路线维护多年,从来没听说对路过卡车收费。把公共道路圈成自留地,这不是创新发展,是杀鸡取卵。毕竟游客愿意为千年飞天买单,谁乐意给路霸发红包?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汇融优配-配资指数平台-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配资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