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16日,经过14天的激战,王近山指挥中原野战军六纵部队彻底攻克襄阳,除了歼灭2.1万国民党部队外,还俘虏了两个“大人物”。
其中之一就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康泽,得知他被捕之后,毛主席亲自给刘伯承和陈毅发报:“将康泽立即送来华北,派可靠武装押运,加镣铐妥送!”此人不仅是和戴笠齐名的特务头子,更是一度被蒋介石当做自己的接班人。
活捉康泽
而对于另一位被俘虏“大人物”,他非但没有被送到战犯集中营,而且还受到了热情款待。当陈毅得知此人被俘之后,立即给王近山下令:“请务必给他最高规格的待遇,一定照顾好他,不可怠慢!”
紧接着,刘伯承也给王近山亲自发报:“立即将他送到中原军区政治部,派最精锐部队保护,出现任何闪失,军法处置!”
刘伯承
这名俘虏到底是谁?他究竟有何特殊身份?为何刘伯承和陈毅两位司令对他都如此重视?这一切还要从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恶战说起。
七位元帅,全败于他手
1935年1月,红军在长征路上打响了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场恶仗。这场战役,由毛主席亲自坐镇,由朱德、彭德怀、罗荣桓、叶剑英、林彪、刘伯承以及聂荣臻七位元帅指挥,更是有陈赓以及宋任穷等200多位将军参战。可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红军的这场仗却输了。而这场仗却让敌军将领彻底扬名,他叫郭勋祺。
郭勋祺
遵义会议结束之后,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红军决定一路向北,横渡长江后与红四方面军完成会师。1935年1月19日,红军从松坎、桐梓已经遵义三地同时向土城进发,而此时郭勋祺率领的川军就在红军后边追击。为了摆脱追兵,毛主席决定在土城镇对郭勋祺部进行歼灭。
在战役打响之前,红军从截获的情报上得知,郭勋祺所率领的川军兵力有4个团,人数大概有6000人左右。在毛主席的指示下,红2师先行北上,由红3军团和红5军团负责执行歼灭任务,然后由干部团作为预备队,对后续跟进的敌军进行阻击。
土城战役
令毛主席和所有红军将领没想到的是,随着战斗的打响,郭勋祺的部队依靠着地形和装备优势进行了激烈反击,一时间敌我双方战况胶着,原本的歼灭战逐渐演变成了消耗战。
经过几日的战斗,毛主席却发现敌军的人数反而越打越多,从敌人的火力来看,完全不像一支6000人的队伍。经过对敌军战俘的审讯,毛主席顿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据当年的作战参谋孔石泉描述:“土城战役之所以没打好,根本原因就是把敌军的兵力预估错了。虽然敌军之前的情报被我们截获了,可却错把‘旅’翻译成了‘团’。”
正是因为情报的翻译失误,导致红军错把敌军的上万兵力当成了6000人,自从战斗打响之后,红军的伤亡异常惨重。在此紧急时刻,毛主席立即下令,先前出发的红2师停止北上,立即返回支援。
毛主席
郭勋祺率领的川军部队不仅武器装备精良,而且战力强悍,尽管红军部队拼尽全力抵抗,可阵地还是接连被攻破。面对着如此不利的战局,毛主席立即下令,由陈赓和宋任穷率领干部团发起反冲锋。
干部团里几乎上全是红军优秀的指战员,不仅都身经百战,而且都受伤无数。在干部团的猛打猛冲之下,敌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压制了下来,毛主席用望远镜看到这一情景后,激动地说道:“打得好,打得好!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陈赓
随着援军抵达,毛主席、朱总司令以及彭德怀等多位将领经过仔细商讨,决定朝着敌军防御最薄弱的青杠坡一带发起冲击。
随着朱德总司令的一声令下,红军再次展开攻击,可是郭勋祺手下的川军却火力凶猛,红军的多次进攻都被挡了回来。最终在百般无奈之下,毛主席只得命令部队撤出战斗,这才有了红军第一次渡赤水。
渡赤水
其实郭勋祺并非真心想跟红军作战,只是为了防止红军挺进四川。当红军从四川撤退之后,郭勋祺便以“部队休整”为名,拒绝了上级的追击命令。只不过郭勋祺和毛主席、刘伯承都没想到的是,此时的对手,多年之后竟然会成为彼此最信任的战友。
向往共产党,却遭拒绝
1938年,郭勋祺在战斗中被子弹打中大腿,无奈之下只得被送往医院养伤,而就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了他后半生命运的人,此人就是陈毅。
陈毅和郭勋祺的关系还要追溯到10多年前,对陈毅来说,郭勋祺不仅是自己的好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1927年,刚刚加入共产党的陈毅从北平来到四川,试图在这里组织策划四川军阀发动起义。很快,北伐军便占领了南京,就在全城百姓欢呼之时,停泊在下关码头的英美军舰突然炮轰南京,一时间导致2000多名无辜百姓丧生。
消息很快传至重庆,陈毅等人立即召开大会,对英美军舰的暴行表示了强烈抗议,趁此机会,蒋介石秘令刘湘镇压革命人士,大量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惨遭屠杀。随后刘湘又在重庆全城展开搜捕,对共产党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害。
在此紧急情况之下,郭勋祺冒着生命危险向陈毅伸出了援手,他将陈毅带到自己的家中保护了起来,随后又亲自给陈毅买了一张前去武汉的船票,深夜派自己的亲信副官护送陈毅穿过城门的道道关卡来到码头。为了安全起见,郭勋祺还嘱咐副官先看好船上的舱位,然后陪同陈毅待在岸边等候,直到天亮船起航前再送陈毅登上轮船。也正是在郭勋祺的严密安排之下,陈毅才化险为夷,否则很可能有生命危险。
陈毅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双方展开了第二次合作,在此期间,郭炳祺经常指挥部队配合新四军作战,而且还经常把自己部队的武器弹药赠送给新四军部队。
1938年,时任国民党50军军长的郭勋祺奉命在繁昌、青阳一带作战,他的司令部和新四军的驻地距离非常近,而这支新四军部队的司令正是陈毅。就这样,两人的往来更加密切,为了提高国军的作战能力,郭勋祺还经常邀请陈毅等人到他的部队里传授作战经验。
陈毅和刘伯承
就在这样的你来我往过程中,郭勋祺逐渐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曾秘密找到新四军的项英副军长,向他表示了自己想要率领部队投诚的想法,可由于当时正值国共联合抗日期间,最终郭勋祺向共产党靠拢的想法遭到了拒绝。
很快,郭勋祺和新四军频繁往来的消息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出于对共产党的忌惮,1939年冬,蒋介石以“贵池战役指挥不力”为由,撤去了郭勋祺的职务,此时正在前线指挥战斗的郭勋祺,接到电报后无奈地说道:“枉费我一片抗日救国的雄心,却就这样被无辜断送了!”
搭档老蒋心腹,被俘后受到款待
1948年7月1日晚,就在王近山准备向襄阳发起进攻的前夜,他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司令陈毅的紧急电报,电报上写着:“敌军副总司令是我党的老朋友,不准打死,捉来叙叙旧!”陈毅口中的这个老朋友正是郭勋祺。而他能够被蒋介石重新启用,和蒋介石的一位心腹有关。
在被蒋介石软禁了大半年之后,郭勋祺又被迫到陆军大学进行了近2年的学习,随后就一直在军政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待了3年。直到解放战争爆发后,一个人的举荐,才让蒋介石再次启用了郭勋祺。而说到这个人,他不仅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心腹,更是国民党特务机构的创始人,这个人就是康泽,可他为何会举荐有“通共”嫌疑的郭勋祺呢?
康泽
康泽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却备受蒋介石的信任,除了因为他是黄埔嫡系,更因为他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出了不少“好主意”。
解放战争期间,尽管明知康泽是搞特务出身,可蒋介石依然任命他为十五绥靖区司令,因为蒋介石不放心把部队交到非嫡系将领手中。
康泽虽然能力一般,但好在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是军事方面的“门外汉”,所以就向蒋介石表示,希望能派一位得力干将做自己的副手。经过康泽的百般思考之后,最终选定了精通军事、善于指挥的郭勋祺。就这样,郭勋祺和康泽这对奇怪的军事搭档产生了。
襄樊战役
蒋介石认为康泽的安排毫无瑕疵,不仅可以让他放心地把部队交出去,而且还能发挥郭勋祺的指挥能力,只不过蒋介石却漏算了一点。康泽作为部队的最高领导,完全可以忽视郭勋祺的战斗意见。
康泽虽然对军事指挥一窍不通,可到了战场上他又喜欢纸上谈兵,对于郭勋祺的作战意见全都置之不理,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多。
1948年7月,刘伯承、陈毅决定指挥中原野战军对襄阳、樊城两地展开进攻,而康泽和郭勋祺正是襄阳的守军司令。襄阳自古以来都是易守难攻之地,三面环水、一面是山。自以为深谙军事的康泽充满自信地把所有兵力都部署在了有山的一侧,三面环水区域防备空虚。
襄樊战役
对于康泽的兵力部署,郭勋祺提出了好几次质疑,并且劝他在环水区域增派一些兵力,可康泽却是不屑一顾。
7月2日,在王近山的指挥下,中野第六纵队向襄阳发起攻击,仅用了一周时间,我军部队就攻占了襄阳东西两面的阵地。随后,王近山派小股兵力对国民党的南山部队进行佯攻,然后命令主力部队向襄阳城的东西两面发起猛攻。
王近山
16日下午,我军正式攻克襄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军事要地襄阳,不仅歼敌2.1万人,而且还活捉了康泽和郭勋祺。
在得知郭勋祺被王近山俘虏之后,刘伯承、陈毅立即派人把他护送至中原军司令部,在这里,被俘国军将领郭勋祺受到了热情款待。
见到郭勋祺之后,陈毅连忙握着他的手说道:“你说你,怎么跑到襄樊去了,大炮可没长眼睛。”紧接着,刘伯承充满歉意地说道:“明面上的打仗,希望你不要介意!”
陈毅
老友重逢,感慨不断,在推杯换盏之下,郭勋祺再次向陈毅和刘伯承提出了向共产党靠拢的想法。在饭局结束之际,陈毅非常正经地问道:“勋祺老兄,不知你今后有何打算?”
郭勋祺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我决定了,我想回四川,在那里继续搞策反,希望能为国家解放做点事情!”尽管陈毅和刘伯承都觉得这样做实在太危险,可郭勋祺却一再坚持,最后只得同意他的决定。
刘伯承
1948年12月,郭勋祺正式启程返回四川,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却差点让他命丧蒋介石之手。
返回四川途中,在穿越十三绥靖区时,郭勋祺被王凌云部挡下,随后立即报告给了蒋介石。此时的蒋介石刚刚从失去康泽的悲痛中缓过来,一听到郭勋祺还活着的消息,他立即以“郭勋祺受伤需要住院”为由,命王凌云将郭勋祺直接押到了中央医院软禁了起来,直到1949年1月才被释放。
返回成都后,郭勋祺一直坚持策反工作,不断地向他的老同学以及老部下宣传共产党的好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思想。就在解放军决定解放四川时,郭勋祺成功策反守城将士,为解放军进入成都扫清了所有障碍,促成了成都的和平解放。
成都和平解放
新中国解放之后,郭勋祺先后担任四川省交通厅副厅长、水利厅副厅长等职务,一直在用竭尽全力地为新中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战争期间,战场上涌现出了无数位像郭勋祺一样的爱国之士,他们或许并非我党人士,但是却始终在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战斗着,在他们心中,国家荣辱得失高于一切,这些人,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值得被更多国人铭记于心。
汇融优配-配资指数平台-配资专业门户登录入口-配资股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